(2025-07-12)
」農事體驗營的小朋友們再次化身為小小農夫
瞰新聞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在園區兒童動物區的一隅,保留著一塊珍貴的濕地稻田,今(2025)年這片小小的田地自驚蟄時節起以「呷好稻香報」農事體驗營,邀請都市裡的小朋友們前來種植稻米、芋頭及筊白筍,除了觀察農作物生長,農田濕地環境更是許多大小朋友觀察生物的樂園,例如白腹秧雞、麻雀、蜻蜓、青蛙、白鼻心等經常性地訪著這塊小田園。如今稻穗至今已長至金黃,正成為許多鳥兒的食材餐廳,動物園於今(7月12日)邀請參與種稻的營隊的小朋友和家長們一同親子體驗收割稻穀的樂趣,收下來的稻稈也競相成為保育員們提供給動物吃用兩相宜的「稻香」床墊。
這片獨特的稻田濕地是動物園推動環境教育的重要場域。今年初,一群小農夫在大手牽小手的陪伴下,首次踏入泥濘的水田,在資深老師們的指導下,彎腰、蹲馬步,小心翼翼地將一株株稻苗插入田中,學習「後退即是向前」的種植口訣,體驗農夫的辛勞與智慧。
「呷好稻香報」農事體驗營包含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堂課程,讓學童們不僅能定期回來照顧與觀察稻田的生長情形,更重要的是,親身體驗這片農田濕地如何成為多種動物的棲息地。課程中引導學童們觀察有哪些動物會利用這片濕地,例如水鳥、兩棲類、昆蟲等,讓他們理解農田濕地不僅提供人類糧食,更是許多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環境。動物園這塊面積很小的稻田,不僅是為兒童動物區降溫,帶來舒服的參訪環境,蘊藏豐富的生態,更是許多來園大眾慢步停留、駐足觀察動物的景點!每每皆以稻田為背景,與放大版的水生動物雕塑合影,為自己造訪這片農田濕地留下紀錄。
12日參與「呷好稻香報」農事體驗營的小朋友們再次化身為小小農夫,回到這片生氣盎然的稻田,親手收割他們辛苦種植的稻穀,感受農夫豐收時的喜悅與成就。臺北市立動物園期待透過這片小小的濕地稻田,持續向大眾傳遞環境教育的理念,讓大眾更能理解提供野生動物健康的棲息環境,生物多樣性其實離我們生活不遠。